对粮食工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,是新letou网址网址建立之初,学习苏联经验推行计划经济的一部分。我当时虽然年龄尚小不谙世事,但后来我参加了粮食工作直至退休,也算是一位粮食统购统销的亲历者之一。因为这项政策对每位亲历者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,所以我接受一位师长[详细]
2019-07-08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李明琦明清至民国,禹州为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,又曾是 “富冠海内”的“天下名都”,商贾云集。各种庙会和祭祀活动很是频繁。而演戏不仅是祭祀活动和庙会的烘托形式,又是富绅玩乐或者炫耀的一种方式。于是,专业戏班应运而生。而戏班的供养并非易事,一要有[详细]
2019-07-06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禹州文化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,浮夸成风。当时禹县浅井区(下辖五个小乡:马沟、浅井、扒村、下宋、蔡寺)发生了一件真实的荒唐故事,令人啼笑皆非。 一九五八年冬季,浅井区政府号召开展冬季积肥运动,要求全区 46个村大放卫星,对行动迟缓,工作不力的村支书要[详细]
2019-06-29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李法顺解放前,禹州药业、布匹、烟业发达,万商云集。 加之外地逃难的人群流落于此,人口增多,随之,商贸饮食行业也繁盛起来,其中不乏具有地方传统风味小吃,颇受人喜爱和关注。 牌子馆包子 地处城内黉学门东南角处,有一经营面食和水煎包的饭馆,因挂有经营标志[详细]
2019-06-28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刘天骧五代青石塔 位于古钧台街南头路西,又名八角琉璃井。系五代时建造的一座十分精美玲珑的石经幢。高约丈余。外建一瓦房。 对于此塔,百姓中流传塔下有一深井,可通海眼,故建塔以镇之。 五代青石塔(已毁) 教之忠供稿 以前,曾有好事者欲搬掉石塔,向下挖掘,[详细]
2019-06-25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禹州文化三峰山位于河南省禹州城西南,距城十余华里,它拔起在开阔的原野之中,自西向东迤逦二十多华里。这里就是我国历史上蒙古灭金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—— 三峰山大战的战[详细]
2019-06-25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贾荃葆现在的妇女都不缠脚了,活着的缠小脚的妇女(其实是近百岁的老太婆)也已经很少了。 但敢在是一百年前(或是九十年前),在我们letou网址网址广大农村甚至城市,上至百岁老妪,下至三岁女童,也不管是大家闺秀,还是小家碧玉,村姑丫头,没有不缠小脚的。 因为那是历[详细]
2019-02-18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贾国忠在诸庄稼中,我最喜欢红薯。母亲曾给我说过一季红薯半年量。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岁月里,红薯是人们生活的主要依靠。并且红薯易种易活,耐旱高产。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脊,红薯都会为人们的所需而努力生长,最后把自已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人们。 小时候,[详细]
2019-02-18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毕 索进入腊月二十,大街上车水马龙,汽车、电动车、三轮车、自行车形成的嘈杂的鸣笛声喊叫声好不热闹。 这时走在街上觉得身轻如燕,健步如飞,心情也明朗很多。路上人流也明显多于往日,看! 三个一群,五个一伙,手拎大包小包,有说有笑,穿梭于各个店铺商[详细]
2019-02-18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王国斌腊月初八过后,街市是最热闹的,人们争先恐后忙个不停,购物是必须的。 就拿禹州这座小城来说,自冬至以后,街上的货物便多了起来,似乎只有到了年关人们才舍得把一年的存货拿出来出售。 各种干货、菜品、水果、土特产目不暇接,应有尽有。市民们兴高采烈的[详细]
2019-01-30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王国斌春节 这个letou网址网址人古老而美好吉祥的传统节日 ,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跟风 ,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欢乐与不同。 现在时尚的 订年饭 , 吃海鲜 , 穿名牌 ; 过去的 蒸年馍 , 买肥肉 , 拆洗衣 , 都是每个不同年代人幸福的萦绕的回忆。 小时候,刚踏进腊月[详细]
2019-01-12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程彩范九孔窑村是磨街乡最西的一个行政村,西与郏县的竹园村毗邻,村民依山而居,相应比较分散,有的住户相距少则半里,多着几里,远近不等,我帮扶的三户也不例外,老赵也是其中之一。 三月份来九孔窑村扶贫,第一天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认识了要帮扶的三户人家。[详细]
2019-01-06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沈彦云安乐寨位于禹州市城西南 31公里的鸠山镇薛沟村,始建于民国十年(1921年),座落于石灰溶岩地貌的山巅,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,是由青石垒砌而成的石寨。 安乐寨四周怪石嶙峋,石峰林立,石缝间窄窄一线小路崎岖盘绕,东寨墙外有大约面积为 8000多平方米的古[详细]
2019-01-03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张志伟据《禹县志》记载,自周景王 59年(公元前526年,到公元1943年的2469年间,全县共发生特大和大的自然灾害93次,其中“宪宗元和八年五月丁丑,大騩山崩,水流出,溺死万余人”(《新唐书·宪宗纪》)。一般的风、雨、雪、雹、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则不胜其录。然[详细]
2019-01-02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贾克明豫剧现代戏《人欢马叫》,是我和导演刘锡年同志自 1963年5月至1966年5月长期合作的戏剧作品。我作为禹州人,又是在禹州工作十年后,调到许昌地区(市)文化局的,有责任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作个汇报,多数同志是看到电影《人欢马叫》后,就想知道它的生产和成长过[详细]
2019-01-02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李树修文殊村位于文殊镇中部。当今的文殊村指文殊行政村,包括文殊、毋家门两个自然村。而在历史上,北沟自然村和文殊自然村是一个村,称文殊店。北沟村的得名不早于文殊店寨的筑寨时间。民国《禹县志 ·疆域志》记载:“文殊店寨,在八甲”。《禹州市地名志》记载[详细]
2018-12-30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桑晓东文殊坑口火力发电厂,简称文殊电厂,是我国最早的一家社办坑口火力发电厂。 坑口火电厂是指建设在靠近煤矿坑口附近的发电厂。因为火力发电厂耗煤量非常大,设在坑口附近,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。文殊电厂设在贺庙,一是贺庙等附近地区煤炭资源丰富,二是紧邻蓝[详细]
2018-12-23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桑晓东自我记事起,我母亲张青君就多次给我讲述父亲的故事。 我的父亲郑发昌,一九三六年经长葛中共地下党负责人赵基甫介绍,加入地下党,跟随豫西抗日总司令皮定均任豫西抗日游击队 22支队支队长。支队司令部驻扎在无梁西北刘家寨里,寨子的北边紧靠具茨山,层峦[详细]
2018-12-23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郑建敏每到寒冷的冬季,温缸后面那碗红薯咕噜(轱轮)、那圆圆的焦香的蜀黍面饼子和那一大缸酸菜犹如一团篝火,温暖着我对童年的回忆! 冬天温缸后面的那碗甜丝丝的红薯咕噜(轱轮)、那一大缸酸菜和那焦香的蜀黍面饼子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,哺育了我童年那段美好时[详细]
2018-12-13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程彩范离开家乡四十年了,如果有人问我 :“家乡的什么地方最值得你怀念?”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:火神寨!因为我在寨上的火神庙里就读过书,对此记忆颇深。 我们村上的寨是民国初期由祁庄、石羊、边楼三个村的村民们自发组织开挖的,因这里有座康熙年间重修的庙宇名[详细]
2018-12-07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王国斌在文殊镇北沟村乌溪河(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蓝河)北岸,有一个破败的厂院。厂门朝东,东侧的院墙青红砖混杂,向西走,墙壁渐呈青砖一色;顺墙靠南侧有一道破败不堪的青砖墙,大约 1.5米高,南墙北侧是平地,许是建厂初期,平整厂院所为;西侧有一道石头砌成的[详细]
2018-12-05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桑晓东黄柏掌是鸠山乡范门村南边的一条石岭,石岭中间的荒坡里有一个很不显眼的坟头,在建国六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,每年清明节都有一队队中小学生抬着花圈到这里扫墓。这墓里埋的什么人?为什么人们这样怀念他,敬仰他?这要得从抗日战争说起。 1944年5月初禹县沦[详细]
2018-12-04 来源: 三都文化 作者:李学志